三、充滿人文情懷的教育教學實踐
(一)文質兼美,臻于至善:充滿人文情懷的辦學理念
“文質兼美,臻于至善”是海南中學所奉行的辦學理念。
何謂“文質兼美,臻于至善”?《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里的“質”,其本意指的是人的內在的樸實的本性;“文”指的是人的外在文飾與展露于外的才華和文采。在傳統的儒家教育思想中,“質”所指的是人所固有的孝悌忠信等本真的性情;“文”所指的是詩書禮樂教養等外在的文飾。后來,隨著社會與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質”與“文”不僅演變為內容與形式的代名詞,還分別用來指代人所固有的務實樸質、追求本真的科學精神和欣賞美、創造美和以美自娛的人文素養。“野”指人在沒有經過詩書禮樂等人文教育的情況下的粗野與鄙陋;“史”指人在失卻了自我的本真之后過度地以文飾相尚狀態下的的虛妄與浮夸。在人的發展的過程中,“文”與“質”絕不可此消彼長,有所偏廢,否則,只能培養出畸形的不健全的人;而只有“文”“質”兼美,融匯和諧,然后才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以及國家的棟梁。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明德識禮,造就一代新人,并使其人性完美,人格高貴。但是,達到這樣的目的,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不斷進步、逐步完善的漫長過程——而高中階段正是這一漫長過程之中的關鍵時期——所以說是“臻于至善”。
我們認為,在今天的時代,“文質兼美,臻于至善”者,應是一個全面發展,文理兼優的人;是一個特長突出,追求卓越的人;是一個致知力行,注重實踐的人;是一個懂得感恩,敢于擔當的人;是一個砥礪品行,人格高貴的人。他們具有仁愛情懷和團隊精神,他們尊重生命,珍視友誼,富有激情,善于溝通,做人質樸大氣,做事專注執著,人格高貴華美。若悉心栽培,將必成大器,堪當大任。為此,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后,仍將持之以恒,執著前行。
(二)蹲下身來,走進心靈:充滿人文情懷的德育活動
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加強與學生的心靈的溝通,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是增強德育實效的主要方式,開展好主題性系列德育活動是提高德育效率的有效手段,堅持正面引導與典型引領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途徑,善于創設并有效利用教育契機,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獲得情感與理性的提升,是德育工作智慧的集中體現。
德育的首要任務是豐盈學生們的心靈缺失。我們始終認為,在諸多的品質與行為中,學生身上缺失最多的,就應是學校德育中所最應該強化的。通過對社區人士、學生家長以及在校學生的多次問卷調研,我們發現當前學生身上缺失嚴重的依次為感恩、責任、理想、利人精神與團隊意識,而表現出來的心理品質與行為多是自私、推諉、逃避、懶散、孤僻以及乖戾等。針對學生的這些心理乃至品行上的缺失,我們通過主題班會、教學滲透、團隊活動、參觀訪問、演講報告等活動,有針對性的研究德育問題,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比如,針對當前學生感恩思想缺失的問題,我們把在2009年2月21日舉行的全校性的德育研討會的主題確定為“感動校園”。為此,學校德育處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了籌備工作,面向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進行了征文活動,以期擴大德育工作的參與面與影響力。面向教師的征文是“我關愛學生的故事”和“我被學生感動的故事”,在320名教師中,有259人次參與了征文活動;面向學生的征文是“感念師恩”,在4200名學生中,有3276人次參與了征文活動;面向家長的征文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我們還能做些什么”,應征作品達2340篇。德育研討會分為三個年級獨立召開,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代表全程參與,從應征的文章中確定了主要發言人員,同時采取臺上與臺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教師與家長等互動的方式,主體發言與即席發言相結合。研討會上,教師代表動情地講述著一個個關愛學生以及自己被學生尊重與熱愛的故事;學生代表深情地敘說著自己被老師關懷關愛的細節與切身體會;家長代表也用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滿懷激情地闡述著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對子女的期望,對教師們的尊敬與感佩。研討會上,教師們通過一則則真實故事自然流露出來的對學生的愛心與對教育的癡情,深深地感動著學生,也感動著家長;學生從教師以及父母親的講述中,被深深地感動著,從內心深處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情不自禁之時,相擁而泣,熱淚長流;學生家長們從教師以及自己孩子們的敘述中,加深了對學校教育的理解與認同,理解了教師們的良苦用心,他們真心感激老師與學校所做的一切。“感念師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一時間成了校園里的流行語言。“感動校園”也成了此后學校德育以及文化的品牌之一。
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方法就是蹲下身來,走進學生的心靈。方式方法得當且充滿著藝術性的德育才能真正入心入腦,滲入學生的靈魂之內,融入學生的血液之中。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沒有教育文明。”而要想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拉近與孩子們的心理距離,走進孩子們的心靈,給孩子們以體貼入微的關愛與真誠的教誨,我們就必須要“蹲下身來”。這不僅是一種方式方法問題,還是一種教育理念的革新,它需要我們以一種全新的視野和思想去施行。
中學生早戀問題是困擾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事情,怎樣來處理好這一問題,不僅關系到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認識與思想。應該說隨著中學生身體與心理的發育,青春萌動時期,男女之間產生絲絲的愛慕與隱隱的沖動是極為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在對待這一問題上,利用班會、心理輔導以及活動課程等,正面疏導,妥善引導,要比刻意回避、談虎色變、拼命打壓的效果好得多,因為那樣更會產生心理暗示和行為強化作用,負面影響更大。即使是極端的個例,也要“蹲下身來”,接納孩子,認真傾聽之后,再做出處理,這樣可能更為理性,更為妥善。兩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和一名主任在學校值班,巡視校園時發現兩位男女學生在一僻靜之處相擁在一起,走近一看竟然是高三年級的學生,其中那位男生還是我非常熟識的學生會干部,頓時火冒三丈,嚴肅處理的念頭瞬間從心頭掠過。正當我準備發作時,看到男生神情惶惑,局促不安,欲言又止。理智告訴我這里面肯定有故事,先聽聽學生的訴說吧。于是我用極為平靜的語氣鼓勵學生講一講其中的原因,原來,隨著高考日期的臨近,男生心理壓力很大,昨天的綜合檢測成績又不理想,心里苦悶,便向輔導老師告假一會兒,到校園里走一走,不期然在校道上遇到了同年級的一位女生,因為都是學生會的干部,比較熟悉,就向對方傾訴了起來,誰知女生也是沒有考好,挨了媽媽的一頓訓斥,心里正郁悶著呢,于是,二人從相互傾訴就變成了相互安慰,或許是同病相憐吧,一時沖動就擁在了一起。了解了其中的緣由之后,我很懇切地對兩個學生說:面對高考,任何一個有責任心和進取精神的學生都會感到壓力的,沒有壓力是不正常的,這說明你們是有責任心和進取精神的學生;綜合檢測的目的在于評估學生近階段學習的情況和教師指導學生復習的效果,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內容沒有真正掌握,分析原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所以要正確看待,不能因為一次檢測不很理想,就灰心喪氣;而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很多……不等我說完,兩個學生很真誠地說:校長,我們錯了,作為學生會的干部卻違反了校紀,愿意接受學校的任何處理。我和值班主任商量了一下,然后說:我們的處理意見就是對今天晚上的事情嚴格保密,同時也希望你們能以平常的心態對待高考,相信自己,扎實備考,一個月后,美夢成真。兩年多過去了,當時的兩名學生已經分別是兩所知名大學的三年級的學生,至今還與我保持著聯系,談學習,談人生,談時政,當然也談那個令他們刻骨銘心的美好的夜晚,談那個晚上學校給予他們的寬容、信任與對人性的尊重。情竇初開的年齡,生長出的不僅僅是欲望的葉片,蘊育著的更多的是情感的花蕾,這樣的花蕾非常純潔,非常羞澀,富有靈性,需要我們呵護、疏導與關愛,如果這些情感花蕾得到了充足的精神營養,將會健康綻放,給世間帶來圣潔和高雅之美;否則是會枯萎凋零的,即便開放也必將是惡之花朵。所以說“蹲下身來”,親近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并處理問題,應是“教育文明”的具體體現。
德育需要智慧,需要人性,同樣也需要契機。在我所教的眾多的學生中,有一名女孩子始終令我難忘,她美麗,聰慧,品德好,氣質雅,不僅學業成績優異,且是學生社團的負責人,名副其實的學生領袖。但是,就在她進入高三的時候,卻和同班的一位男生的關系異常密切了起來,起先還認為是正常的學習或社團工作的接觸,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卻發生了變化。或許在少男少女們的懵懵懂懂、疙疙瘩瘩的情感糾葛的過程中,女孩子的情感投入更多,所受的負面影響也最大吧,她的學習成績在急速地下降,情緒也經常處于起伏交互的不穩定狀態之中,甚至揚言誰再干涉其自由就一死了之。班主任談話,沒有效果;家長談話,也沒有效果。一天,班主任找到我,請我出面做一做這位學生的工作。于是,我在教育教學的活動與過程中尋找著契機,因為我知道,過分地強化更可能導致她的逆反,其效果肯定是不會好的。有一天,講授《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在講到劉蘭芝“舉身赴清池”時,我動情地說道:“可嘆蘭芝姑娘,婆家迫去,娘家不留,蒼天昊昊,厚土茫茫,竟無蘭芝立錐之地;最終她以自盡這一決絕的方式,保持了她的高貴與尊嚴,維護了她的獨立的人格,顯示了她的毫不妥協的斗爭鋒芒,這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的最堅決的斗爭與反抗!……今天,我們充分肯定蘭芝所采取的這種最堅決的斗爭方式,也正是為了反對自殺這一行為方式,因為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了無數個劉蘭芝們的斗爭與反抗,才贏得了中國婦女的燦爛明媚的今天。現在,有了國家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作為堅強的后盾,有哪個女子再稍遇挫折就以輕生了斷自己,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美好年華、妙齡時光、聰慧才情而過早地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而不能自拔,面對老師與親友的苦言忠告而一意孤行,逆反到底,不思進取,甘愿沉淪,均得不到人們的同情與諒解;作為你的老師和校長,我也從心里鄙視你們。因為,你的麗質與才情,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它并不僅僅屬于你個人,也屬于你的親人,屬于關愛你與呵護你的人,以及這個社會與我們的國家!當然,我也堅信,我所教出來的學生是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的!”說到這里,我用眼睛掃視了一下全班學生,竟發覺近一個階段慵懶委靡的那位女學生正用炯炯的眼睛看著我,眸子里閃現著多日不見的清澈與光亮。我朝她微微點了點頭,用鼓勵和期望的眼神回應著她;就在與她的眼光相遇的一瞬間,我發覺她清純依然,只是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哀怨與楚楚嬌柔之態。之后的幾天時間里,她竟逐漸調整好了自己的精神狀態,又變得熱情爽朗、活潑主動起來,原來的那位積極向上、健康明麗的女孩子的形象又出現在了老師、同學和親友的面前,后來她憑著自己的實力考上了一所著名的醫科大學,她在寫給我的一封書信中說:“老師,你的話語我將終生銘記,你的目光永遠閃耀在我的心頭。謝謝你,老師!”尋找并抓住德育的契機,哪怕是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幾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關愛的舉止等等,都有可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人生走向,特別是對那些行為上徘徊在人生的十子路口而無所適從、精神上處于低迷狀態而進退兩難的“問題學生”來說,顯得更為重要。
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獲得情感與理性的提升,是教育智慧的集中體現。德育的內容固然重要,德育的形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內容與形式,結合緊密,才能相得益彰。因為莊重而宏大的儀式,能夠給人以威嚴、凝重、肅穆的美感,能夠給人以震撼的力量,能夠給人以刻骨銘心的記憶。在海南中學,每一屆學生畢業離校,學校都會為之舉行莊嚴的畢業典禮,屆時全體師生和學生家長盛裝出席,校長除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之外,還為學生們頒發畢業證書,然后全體畢業生肅立握拳,高聲宣誓:“銘記校訓,不忘師恩,孝敬父母,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傳承創新,追求卓越,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傲!”場面恢弘,精神高昂,觸人情懷,感人至深。
2010年海南中學校園十大歌手比賽于12月30日晚上在學校運動場隆重舉行,海南電視臺青少科教頻道現場直播,藍網、新浪網、搜狐網全球同播,學校為參賽的選手以及友情演出的同學們鋪設了一百多米長的紅地毯,觀看演出的師生早早來到場地,演出人員依次走上紅地毯,在留言板上簽字留念,電視臺5個機位和一個搖臂同時拍攝,現場合成制作,直接播出,參賽選手和演員們以精湛的才藝征服了現場的以及海內外的觀眾,晚會以盛大而莊重的形式震撼了全體師生乃至家長們的心靈。晚會結束后,面對記者們的話筒和錄音筆,我這樣回答:和專業演員相比,同學們的歌聲或許還顯得青澀與稚嫩,但是,我們畢竟給同學們鋪設了同樣鮮艷的紅地毯,為同學們展示才藝、展示自我與自信提供了堅實的平臺,新課改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們的發展,我們不能掛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中。一位家長致信學校,說“我出差在國外,聽孩子說學校的十大歌手比賽可以在網絡上觀看,他也有一個節目,心里真是擔心,沒上過舞臺的他會不會太緊張,結果發現他表現非常出彩,自己也覺得很開心,學校給他們提供了這么好的舞臺,真的很好。”一位參與演出的學生動情地說:“盡管我只是友情參演,沒有進入十大歌手行列,但是,我會永遠記住今天這個晚上,這臺晚會,這條百米紅地毯以及星光閃爍的舞臺,并由此我會將母校永遠珍藏在記憶深處。”(未完待續)